<生活隨筆>
«風土經濟學:地方創生的21堂風土設計課»

《風土經濟學:地方創生的21堂風土設計課》
作者:洪震宇
推介人:陳智遠 Paul Chan | Walk In Hong Kong 活現香港

疫症殺大家一個措手不及,世界從此再不一樣。

我們迫不得已應對各種「新常態」,其中一個當然是旅遊業如何走下去的問題。

以往我們覺得,只要吸引最多的遊客到來,旅遊業就會興旺,大家就能賺過盤滿缽滿,旅遊發展變成全心全意追趕人數,建大橋、築高鐡、蓋酒店、立地標、辦盛事,卻不知建基在高旅客量的旅遊經濟,在疫情面前就如骨牌一樣,徹底被擊倒。

究竟旅遊的初心是什麼?當然不只是為盈利,而是讓訪客感受自己地方的好,接觸本地最真實的生活,並被這裡的人和事而感動。

我們需要完全改變以往發展旅遊的邏輯,不盲目跑量,專心經營文化內涵,重新發掘自己地方獨一無二的文化內涵,並把創意及新猷融匯入自己的根與本,發展出真摯及深刻的風土旅遊行程。

這就是台灣經常說的「地方創生」,而台灣的朋友已經實踐了許多年,並慢慢發展出一套方法學。洪震宇由廣告行業因緣際會投入了地方小旅行的設計及推廣工作,一做便十年,這本書就是他把當中的經驗及方法記下來。

基本上,「地方創生」就是一次重新認識自己的過程,人要如蚯蚓一樣鑽入文化土壤,但同時也需要提升到好像老鷹一樣高的視覺,更重要是要對現實生活有深刻感受,轉化成生命的觸覺,懂得將自己生活最細膩及精彩的地方,淋漓盡致地展示給其他人。

現時「觀光客」一詞經常帶有眨義,但這裡書其中一篇序引用日本的宮崎清教授的說話:「觀光的『光』,就是人心的光華,因此,觀光就是去體會當地人的人心之華。」「而在地人的光華正是來自他(她)們對自身的了解,進而展現為各種可感的事物與人情。也許主動說出故事,又或許留給旅人自行體會後興奮地指認出來。」

香港在這方面落後了太多,但若果過去一年的教訓是,就算形勢多麼惡劣,只有繼續堅持才有希望,我們也就沒有放棄的本錢。既要急起直追,就要學懂方法,而風土設計也是一次及時的soul searching。

一本書,就如一位朋友。我們透過文字,認識世界、理解生活、觀照自己,並切實的體會,即便一個人在路上,也並不孤單。PMQ邀請不同設計師和文化人,為大家推介一本書,好趁這段時光充實自己,從文字自癒。

Facebook原帖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MQHK/posts/29394580594995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