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事文化導賞工作七年,帶領過不少本地導賞團,讓我深切體會到香港的街道確是「唔好行」。
回想當年在政府工作時,每當討論到新政策建議時,總要考量「read across」,即是開任何先例之前,都要評估會否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,對其他部門帶來影響。官僚以謹慎見稱,「read across」的考量先天性地排拒創新建議,變成系統性的行政惰性(inertia)。
要改善步行空間,好像要牽一髮動全身,但透過小改動也可以帶來大改變。例如美國德州奧斯汀巿在解決交通黑點的問題時,嘗試在意外頻生的十字路口收窄行車路。但要做到收窄的效果,不一定要用混凝土擴闊行人路,奧斯汀巿政府選擇了低成本的做法:十字路口轉角加闊的行人路上,髹上活潑的藍綠大波點,奪目的設計讓司機和行人視覺上立即察覺車路與行人路的分隔,也提醒司機減慢車速。單是加闊行人路未夠安全,巿政府再在路沿加上白色一支支的軟性防撞捍,而沒有用欄杆重重圍起行人路。
巴西也在鬧巿中試驗類似的方案:在巴西第五大城巿福塔萊薩(Fortaleza)的巿中心,商業大街Rua Barão do Rio Branco經常出現人車爭路的情景。二○一七年,政府在諮詢巿民後,把原有三條行車線減至兩條,騰出的路面變成行人路。這個步行空間因為是試驗性質,政府希望以低成本又快捷的方法成事,於是放棄填補石屎,而是直接在新增的行人路髹上繽紛的油漆,再擺放長櫈、大型盆栽等︱原本的車路,不止可以作為行人通道,還營造新的公共空間。
可能有人擔心,這樣的改造令車路收窄,會不會影響道路安全?實驗結果證明,方案大大減少人車爭路的情況,走出車路行走的人大減九成,車速也減慢了,交通意外數字亦跌了百分之九。
道路安全問題得到解決,新的行街空間也令街道民民氣沛然。當局統計過,街道上蹓躂的小朋友多了三倍,人流增加也令商戶生意更好,政府還容許這裏在周末晚上舉辦音樂表演、工作坊等。巴西政府結果把這個改造實驗正式落實為長期措施,還把這種模式推展至其他城巿。
把街道重新成為人人可用的公共空間,也可以由民間牽頭,英國Bristol的「Playing Out」項目是一個經典示範:在特定日子把街道變成行人專用區,鼓勵孩子除了到公園、遊樂場等,也可以走到街上探索、與人互動。
以上的成功例子提醒了我們:「因地制宜,放膽實驗」。相信市民智慧,針對地方需要及特性靈活變通,結果帶來令人驚喜的城市改造。當然,不是說所有例子都可以複製到香港,但至少有兩點需要我們學習:一是我們要為「one-size-fits-all」一刀切的緊箍咒稍為鬆綁,才可以應付現代城市管理的格局;二是我們要把人文關懷、路人感受、行街體驗與城市魅力等價值提升,成為街道規劃的核心。
二○一七年,運輸署推出「香港好.易行」計劃,希望找尋一些試點,建設更友善的步行環境,但要真正實踐看來還需一些時日。而香港也不乏有心人推動「好行實驗」,例如「行德」致力探索把德輔道中設立行人電車專用區,釋放公共空間;「創不同」也開展了「行多兩步實驗室」,以深水埗為試點,與市民探索及共創更好街道設計。
與做人一樣,太死板,往往了無生機;透點氣,就會海闊天空。
東周刊 「智城一格」專欄 2020-10-07
巴西Fortaleza的實驗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watch/?v=188941549063567
行多兩步實驗室@深水埗 Healthy Street Lab 2.0@Sham Shui Po: https://medium.com/healthy-street-lab-2-0-sham-shui-p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