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時事評論>
「城市慎規主義」- 欄杆篇

一個燒腦問題:欄杆不見了,究竟道路會否危險了,意外頻生?

倫敦市就做過這樣的實驗。

鑑於市民不斷反映欄杆為路人帶來不便,兼且影響城市面貌,為回應社會希望拆除欄杆令街道更易行的呼聲,倫敦交通局早在2003年於37個地點進行研究,觀察有欄杆與沒有欄杆的路段,人與車的行為究竟有何分別。初步結論:欄杆並非一無是處,不過在減少意外數字方面,其實作用不大。

當局在2011年更進一步,開始選定不同路段拆走欄杆,並比對70個路段移除欄杆一刻前後三年的交通意外數據,結果出人意表:拆了欄杆的行人路,嚴重交通意外數目竟大跌56%,即超過一半。

沒有欄杆,反而更安全?沒錯,就是這樣吊詭。

研究團隊是這樣解釋的:欄杆的存在會令司機減低警覺,(錯誤地)以為行人被欄杆保護;相反,當欄杆消失了,司機自會打醒十二分精神,時刻留意路上途人舉動,尤其是會否有人忽然踏出車路,甚至主動減慢車速。另外,欄杆其實也阻礙由車路返回行人路的途人,增加他們留在車道的時間,增加意外風險。

在香港,我們一直迷信,欄杆起得越多,馬路就越安全,途人心就安了。結果呢?欄杆在過去一段日子毫無節約地「繁殖」。不說不知,2010年全港欄杆的總長度已經達730公里,更在不足十年間增加了約一倍,長達1400公里。這是甚麼概念?在地圖上將香港與沖繩拉一條直線,就是大約香港欄杆加起來的長度。

城市管理精髓在於平衡,一面倒傾向任何一方,問題自然應運而生。香港城市過度管理(over-regulation)一直為人詬病,管理部門傾向絕對安全保守,城市規劃便慢慢變得過度謹慎,線性邏輯不惜一切要把風險降到零,其他考慮如街道可行性(walkability)、城市空間、道路使用權平衡等,全數被掃到一邊。欄杆就是這種「城市慎規主義」最傳神的寫照。

香港的欄杆無處不在,去年的一場社會運動卻帶來了 翻天覆地的改變 – 不少欄杆從地球上消失,但不少途人其實從心底裡覺得街道寬闊了,好行了,感覺異常良好。大量欄杆被拆,有不少人認為毋須再經常繞路、方便了不少,當然也會有人擔心道路安全。於是,今年初有議員向運輸署索取過去兩年的交通意外數字,結果揭曉:交通意外並沒有因為交通設施被毀而明顯上升。

長久以來,香港的行人也習慣被欄杆「保護」,連帶「欄杆=安全」也變成教條,扼殺了大量對街道空間的想像。對於欄杆,實在有太多問題值得思考:

欄杆真的需要這麼多? 究竟那些欄杆是必須的?欄杆的設計是否一定要像監獄的鐡窗,讓人彷彿置身牢獄或動物園大鐡籠當中?欄杆能否採用其他物料,糅合藝術設計?欄杆能否伸縮移動,甚至跟隨季節與時段而有所變化?欄杆除了阻隔功能,能否也成為街道的亮點?

欄杆忽然「被消失」,我們才驟然發現,這些問題原來從未有人認真問過,大家自然也沒有答案,心裡沒底。

這是關於欄杆的教訓:與其用欄杆阻隔一切危險,不如學會與「無拘無束」好好共處。社會運動之後,巿面回復平靜,本應是「還路於民」的良機,城市面貌、行街經驗甚至旅客體驗都有機會出現突破。

奈何,現時欄杆幾乎都全部重置、回復原狀了。社會實驗未完成,城市就回歸「慎規」原點,我們又再錯過了多少自我改良機會?

東周刊 「智城一格」專欄 2020-09-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