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童工香港遊>
大尾督大暴走!

停課期間,家長其中一個煩惱,是孩子經常留在家,沒有機會出去盡情放電。一來沒有大的運動量,孩子大肌肉難以好好鍛練,而且出盡全力去玩,本就是小孩子的天職。

想找一些地方可以滿足三個願望:既讓小孩子親親大自然,又可盡情做運動,同時享受親子時間。

最後選擇了這裡:大尾督。

大尾督水壩應該是不少家長的少年回憶。人大了,還有了孩子,大尾督風光依舊,水塘、水壩仍在,不同世代人也能在這裡享受天倫時光。

這次第一次帶三個兒子到船灣淡水湖。天朗氣清,太陽有點猛,但選擇在下午才出發,海風吹拂,便非常舒適。我們也特地選了平日到訪,雖然有不少人跑步、騎單車及放狗,但人與人之間仍可保持距離。

香港各處的水利建設,對小孩子都是新穎的,而最好的認識方法,就是親身接觸及探索。特別拿了單車及scooter,讓他們盡情放電,由頭到尾整整兩公里,走一段放一段。大佬二佬經常比賽鬥快,細佬則在嬰兒車上睡覺。

不得不佩服,興建船灣淡水湖在當時是一個相當大膽的想法。五、六十年代供水經常不足,當時的水務監督(即現在的水務署署長)來到這個弧形港灣,忽發奇想:這一帶三面環山,如果把船灣內海兩個尖端劃一條線,興建一條水壩,能否把港灣變成一個淡水湖?

就是這樣,1968年,造就了這個全球首個在海中興建的水塘。

前人種樹,後人乘涼,大膽建議,變成標誌性的水利工程。後來香港也開始規劃郊野公園,不少水利工程與休憩空間的想法結合,成為幾代人的郊遊好去處。在這方面,香港真是得天獨厚,小朋友可以經常親近海邊,天然景致讓小朋友身心舒暢,在家久了,郊野成為我們最大的抗疫動力。

在水壩上看風景,吹着海風,童工慢慢知道,水壩一邊是湖,一邊是海。剛巧天上有浮雲, 二佬不斷喃喃指著說:「It is a big clouddddd!」。夕陽西下,也將雲與海染成閃耀的金黃色。

回程時騎著單車,童工對旁邊每200英呎遞減的距離標記很有興趣,所以就乘勢借此練習減數同雙數。

港島幾個水塘是我們「放仔」的熱門地,童工也開始認識這裡水塘的建設及環境。冷不提防童工問了一條問題,真是考起老豆:「大家都有水壩,為何之前去的叫『水塘』,這個又叫『湖』嘅?究竟有甚麼不同呀?」

要找找高人求救至得!

PS:水壩開端有一塊歷史碑記,但是卻被人塗鴉!

如何前往:由港鐵大埔墟站轉乘20C專線小巴或 75K / 275R (假日)巴士,在大尾督路總站落車,再沿大美督路行到尾,見到迴旋處大閘口一直沿斜路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