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時事評論>
街道不只是通道

隨著西九文化區落成、住宅入伙,至兩年前高鐵總站啟用,西九龍發展成香港未來的重心發展區,對一般巿民來說,好像仍是有點遙不可及——雖然行人可以沿天橋、行人隧道等穿越至西九,不過這段路總是稱不上好行,九曲十三彎之餘,公路風景又不吸引。


一直以來,香港的街道規劃,可以說是非常簡單直接,只要「行得到」,就達到了基本目的。不過,這種思維早已過時,尤其在西方國家陸續發展步行城巿後,街道不止是通道,還盛載生活,甚至可以成為規劃設計的主體、城巿中的亮點景觀。


紐約的Highline是近年經典的案例,荒廢已久的高架鐵路,活化成一條在鬧巿中穿插的高架公園步道,它的出現,每年吸引數百萬遊客朝聖,同時吸引國際知名的建築師紛紛圍繞Highline設計一幢接一幢的時尚建築物。不少亞洲城市均視之為仿效對象,例如有「首爾Highline」之稱的7017步道,以及新加坡現正規劃、總長24公里的活化鐵路項目Rail Corridor。我們難免慨嘆,香港的規劃一向對步行體驗不夠重視。

至最近,有發展商就高鐵總站上蓋發展提出設計修改,新設計方案由Zaha Hadid Architects 主理,一如另一座同樣由他們主理的地標香港理工大學創新樓,建築設計具強烈時代感和前瞻性。

不過,方案更關鍵之處,其實是當中所增建步行徑。這條名為「西九花園綠徑」的1.5公里長的步行徑,將會24小時開放,市民經步行征可從油麻地及佐敦直達西九海濱公園。步行徑旨在提高了該區的步行體驗,更加強了新舊區的連繫,對社區相信有莫大禆益。從今次發展商的提案,看出了規劃者的願景相比往時有明顯進步。

建造以步行為本的步道,絕對是世界趨勢。雖然香港有行人專用區、海濱長廊規劃等,但以其實成效參差,我們往往以為只要騰出車路給路人便任務完成,卻不知要促成有活力及受歡迎的步行空間,其實還需投放大量創意及心力,耐心經營。

要建設優良的步行空間,應該秉持什麼理念?縱觀不同地方經驗,相信有以下幾點:

第一,整個設計不能脫離城巿結構的獨特性,同時要了解當地人的需要,尤其是顧及香港的獨特之處,例如空間有機會全日二十四小時都被高度使用,而途人在早、午、晚的使用習慣可以截然不同。

第二,步行空間要開放及有彈性,放低太嚴謹的管理規條,容許社區持續發掘空間的用途、接受自發的活動在不同時段發生。

第三,除了容許人們主動使用,步行空間也需要有適當的地方營造,例如透過藝術展覽、表演等,提升及加強地方的性格、甚至品牌,這都有助於凝聚社區。

第四,規劃硬件時要容許有改動的空間,例如我們可以容許某些部分(例如座椅、遮陰處等)處於「臨時」狀態,用成本較低的物料及可以調整的「原型」(prototype),讓公眾先嘗試使用,進而觀察再慢慢調校及更正,讓硬件更大機會與在地社會生態接合。

回到西九,我們樂見步道出現,但這只是起點,我們更期望當營造得宜,步道可以讓途人以腳步感受城市風光,甚至成為旅遊亮點。

能否做到,這要靠大家的智慧,共同行出這條路。

東周刊 「智城一格」專欄 2020-10-14